這個週末,是法國的古蹟日,所有的歷史建築都開放民眾參觀,包括法國總統府愛麗榭宮。所以在週末出遊回家的路上,看到愛麗榭宮前排隊的人龍,不禁讓我回想起初到巴黎唸書時,古蹟日是外國留學生們的一大盛世,因為可以在這一天進入平常警戒森嚴、在法國歷史與文化上又極重要的建築物內一窺究竟。
旅法十年過去,古蹟日的這一天,反倒是巷弄街口的跳蚤市場比較重要,因為是街坊鄰居、小孩同學與家長的大型社交活動。
每年到了春秋二季,蒙馬特這一帶就會有許多不定期的跳蚤市場,有專業人士來擺攤的場子,也有鄰居各自把家裡不要的東西拿出來販賣的市集。遇到這樣的跳蚤市場活動時,巴黎市政府會在前一天就禁止車輛路邊停車,早上十點開始封街,馬路變成市民擺攤、小朋友嬉戲的安全場所。
將家中不用的東西拿出來賣,這種市集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賺錢,因為無論什麼東西,大衣也好花瓶也罷,都只賣五歐元,有的甚至是一歐二歐的行情,一整天下來可能只有三四十歐的進帳。大家多是為了讓這些主人已經不喜歡,卻又還能使用的物件們,在進入垃圾桶之前,試試看再找新的主人,再被使用一次。而小朋友們把小時候的玩具、書本、彈珠拿出來賣的情況最為常見,是家長們教孩子斷捨離的好機會,所以擺攤的小朋友非常多。而整個市集從頭走到尾,不停地遇到鄰居、朋友、孩子的同學與家長等,大家問候閒聊好不開心。肚子餓了,有法國媽媽賣家庭式可麗餅、阿拉伯家庭賣的糕餅、美國留學生的鬆餅、非洲大媽的烤魚等等,是巴黎這個國際大都市文化融合的一種方式。